新加坡国旗的形状含义及由来故事

新加坡国旗,又称星月旗,于1965年8月9日正式成为新加坡共和国的国旗。1959年,当时新加坡在大英帝国治下组成自治政府,星月旗随后成为了自治政府的官方旗帜,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它被选为国旗[2]。独立之前,它是马来西亚唯一没有长宽比例1:2的州旗。新加坡国旗由红、白两个平行相等的长方形组成,左上角有一弯白色新月以及五颗白色小五角星。红色代表了平等与友谊,白色象征着纯洁与美德。新月表示新加坡是一个新建立的国家,而五颗五角星代表了国家的五大理想:民主、和平、进步、公正、平等。

《新加坡国徽、国旗、国歌法》中说明了新加坡国旗的寓意:红底象征着世界友好、人人平等;白底象征着纯洁与美德;五颗五角星代表了国家的五大理想:民主、和平、进步、公正、平等。有新加坡人讽刺五颗隐隐约约排成的一颗大五角星代表新加坡现任的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在新加坡永远的执政。新月和五星的组合紧密而有序,象征着新加坡人民的团结和互助的精神。在20世纪下半叶,由于星月被公认为伊斯兰主义的象征,新加坡的回教徒激进分子也视国旗为象征着回教

新加坡国旗长宽比例为3比2;新加坡政府则规定新加坡国旗红色底的彩通配色系统代码为032[17]。据由新加坡新闻通讯及艺术部(MICA)发行的手册称,新加坡国旗可以放大或缩小,但颜色和图案必须正确。MICA还提供三种国旗建议大小,分别是:915毫米×1370毫米、1220毫米×1830毫米和1830毫米×2740毫米